作为山东省管国有金融企业,山东国信在实现自身稳健发展、积极为地方经济提供投融资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信托制度和功能优势,对国家和社会全面发展、自然环境和资源,以及广大投资者和员工、客户等利益相关方主动承担责任,实现了追求经济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
公司始终坚持根植于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信托独特的功能优势,通过“产业信托”路径,切实助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16年末,产业投融资余额1520亿元,占存续信托规模的66%,有效引导社会闲置资金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同时,发挥“实业投行”资源禀赋优势,支持“双创”企业成长壮大。
公司顺应监管政策导向,积极推动金融创新,有效为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提供金融支持。2013年-2016年,山东国信累计引入1724亿元社会资本支持国家战略经济区及基础性民生工程建设,其中投向“蓝黄”战略经济区620亿元、“一圈一带”经济区540亿元。
公司不断加大对环境治理、综合整治、绿色环保领域的融资支持,统计显示,2013年-2016年累计为山东省内小清河、白浪河重点流域治理以及污水管网改扩建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564亿元。2016年12月,山东信托联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大学等8家单位,筹备设立山东省电能替代产业发展促进会,旨在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促进电能替代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大气污染防治作出更大的积极贡献。
2015年初,公司选派年轻骨干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赴菏泽市曹县孙老家镇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改善了村容村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推广了多个农业扶贫重点项目,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赢得当地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山东国信还积极探索开展公益慈善类信托,为精准扶贫注入慈善信托“活水”。公司作为顾问单位发起成立我国慈善信托行业智库,2016年11月联合慈善组织、金融同业机构和专业工作者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慈善信托行业联合体——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致力于促进慈善信托的应用与普及,为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提供更畅通的途径。公司积极开展标准化慈善信托产品,形成大同系列慈善信托产品,吸纳社会各界资金参与到扶贫助学、爱老敬老慈善活动中。
同时,山东国信充分发挥信托优势,为山东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山东省送温暖基金会、山东省慈善总会慈善资金提供专业管理服务。在受托管理山东省公安厅慈善类基金中,通过类慈善信托业务对山东省公安民警互助金和优抚基金进行理财增值,充分体现了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国企担当。